1.腹泻
由于病原体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蠕动加快,进而引发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带黏液脓血。
2.表情淡漠
伤寒患者感染后免疫系统会针对伤寒沙门氏菌产生相应的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可能会出现表情淡漠的症状。通常伴随有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腹部压痛
腹腔内炎症反应会导致腹部肌肉紧张和疼痛敏感性增加,在触诊时会引起腹部压痛。压痛点通常位于右下腹麦氏点处,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位置如上腹部或左下腹。
4.肝肿大
伤寒患者在发病过程中,由于病毒持续繁殖,机体为清除病原体而发生免疫应答,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肝脏受损。当损伤超过肝脏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出现肝肿大的现象。肿大的肝脏质地可能较正常柔软,但在触感上有一定硬度。
5.脾肿大
伤寒杆菌侵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脾脏,大量繁殖并刺激脾脏组织,导致脾脏充血和水肿,从而引起脾肿大。脾肿大通常伴有脾区不适或胀满感,严重者可能出现脾功能亢进。
针对伤寒并发症,建议进行血常规、肥达试验以及骨髓培养等检测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此外,还应注意休息,避免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