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血证可以尝试血海穴按摩、三阴交穴按摩、膈俞穴按摩、脾俞穴按摩、足三里穴按摩等方法来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血海穴按摩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在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屈膝时腘横纹内侧端与股骨内上髁连线中间点凹陷处,患者可自行用指腹按揉。此穴位属足太阴脾经,刺激此处能健脾利湿、祛瘀止血,从而辅助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出血症状。
2.三阴交穴按摩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患者可用拇指按揉此穴。此穴属足太阴脾经,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的作用,对于改善脾虚所致的失血有一定帮助。
3.膈俞穴按摩
膈俞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
4.脾俞穴按摩
脾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5.足三里穴按摩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直刺0.5~1寸,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也可加灸。此穴为足阳明胃经合土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要穴之一,主治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便秘腹泻、呕吐反酸等;还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
在接受上述治疗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以免擅自操作不当而加重病情。另外,若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则不宜频繁按摩上述穴位,以免诱发脑血管意外。
1.血海穴按摩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在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屈膝时腘横纹内侧端与股骨内上髁连线中间点凹陷处,患者可自行用指腹按揉。此穴位属足太阴脾经,刺激此处能健脾利湿、祛瘀止血,从而辅助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出血症状。
2.三阴交穴按摩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患者可用拇指按揉此穴。此穴属足太阴脾经,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的作用,对于改善脾虚所致的失血有一定帮助。
3.膈俞穴按摩
膈俞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
4.脾俞穴按摩
脾俞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5.足三里穴按摩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直刺0.5~1寸,每日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也可加灸。此穴为足阳明胃经合土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要穴之一,主治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便秘腹泻、呕吐反酸等;还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
在接受上述治疗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以免擅自操作不当而加重病情。另外,若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则不宜频繁按摩上述穴位,以免诱发脑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