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枢性面瘫及周围性面瘫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枢性面瘫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神经核或其以下的神经受损导致的面部肌肉瘫痪,而周围性面瘫是由于面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受到损伤所致。
中枢性面瘫是由脑干内运动神经元受损引起的,这些神经元负责控制面部肌肉的运动。周围性面瘫则源于面神经的损害,该神经直接支配着面部表情肌。中枢性面瘫通常伴随有对侧肢体无力、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而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丧失、鼻唇沟变浅等症状。
针对这两种类型的面瘫,可以进行颅脑MRI以评估大脑结构是否异常,以及面神经传导速度测试来确定面神经的功能状态。中枢性面瘫的治疗可能包括物理疗法和语言康复训练,如面肌功能锻炼;而周围性面瘫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静脉注射磷酸钠注射液。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面瘫,都应避免使用患侧咀嚼食物,以免加重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的情况发生。
66
2024-02-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