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瘫痪的区别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瘫痪的区别在于病变部位、肌力异常、感觉障碍、眼球运动和口唇动作。
1.病变部位
周围性面瘫是面部肌肉对称性麻痹,而中枢性瘫痪涉及大脑半球、脑干等部位受损,导致肢体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
2.肌力异常
周围性面瘫通常不会引起全身肌力下降,仅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或完全瘫痪。中枢性瘫痪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3.感觉障碍
周围性面瘫不伴有其他身体区域的感觉缺失或异常。中枢性瘫痪可能伴随着受损区域的感觉减退、消失或异常。
4.眼球运动
周围性面瘫不影响眼球水平运动,但可能出现瞳孔反射减弱或消失。中枢性瘫痪可能导致瞳孔光反应迟钝或丧失,同时伴有眼球向下注视受限。
5.口唇动作
周围性面瘫患者可能会出现吹口哨困难、噘嘴不能或口水外流等症状。中枢性瘫痪则可能表现出吸吮能力差、咀嚼困难以及吞咽障碍。
对于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瘫痪这两种疾病,应尽早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66
2024-03-0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