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医上称为消渴病,消渴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按摩太溪穴、三阴交穴、然谷穴、肺俞穴、肾俞穴等穴位。
1、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患者可以取坐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太溪穴,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反复按压。按摩该穴位具有滋肾益阴、清热祛湿的功效,可以改善消渴病引起的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
2、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患者可以取坐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三阴交穴,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反复按压。按摩该穴位具有健脾益血、调经止带的功效,可以改善消渴病引起的脾胃虚弱、腹胀、腹泻等症状。
3、然谷穴
然谷穴位于足内侧,第1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患者可以取坐位,右手拇指指腹按压然谷穴,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反复按压。然谷穴具有清热泻火、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改善消渴病引起的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
4、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患者可以取坐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肺俞穴,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反复按压。肺俞穴具有补肺益气、清热平喘的功效,可以改善消渴病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等症状。
5、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患者可以取坐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肾俞穴,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反复按压。肾俞穴具有温补肾阳、调理冲任的功效,可以改善消渴病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按摩穴位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建议消渴病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