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控制不住小便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1、正常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膀胱功能会出现下降,从而出现尿频的现象。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
2、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等原因所引起的,前列腺增生会导致膀胱出口梗阻,从而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坦索罗辛、度他雄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患者也可以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
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异常繁殖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碱化尿液,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4、膀胱炎
膀胱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结石、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膀胱炎症病变。由于膀胱黏膜充血、水肿,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碱化尿液,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5、尿道炎
尿道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症反应,患者可出现尿频、尿痛、尿道口红肿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碱化尿液,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老年人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避免憋尿,以免引起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