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产后盆底肌力差是什么原因?

刘洪丽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产后盆底肌力差可能是由于妊娠、分娩、年龄增长等原因导致的。
1、妊娠
妊娠期间,随着胎儿在子宫内的逐渐发育,子宫体积也会逐渐增大,会对盆底肌肉造成压迫和牵拉,同时,由于孕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使得盆底肌肉松弛,进一步导致产后盆底肌力差。此时可以通过提肛运动等促进盆底肌肉恢复,一般在产后6周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2、分娩
分娩时,需要使用产钳、胎吸等方式,对盆底肌肉造成损伤,甚至撕裂,进而影响盆底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产后盆底肌力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提肛运动,即有规律地收缩肛门和盆底肌肉,然后放松,通常在产后6周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3、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也会逐渐衰退,肌肉的弹性和力量也会逐渐下降,导致盆底肌肉松弛,进而出现上述现象。此时可以通过盆底肌肉锻炼进行恢复,如凯格尔运动,即提肛运动,能够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促进盆底肌肉恢复正常。
除上述外,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也可能会导致产后盆底肌力差。建议产后女性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
66
2022-09-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