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医寒湿是什么意思

夏昆鹏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医寒湿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证候,是指人体感受到外界寒气和湿气,导致身体阴寒偏重的病理状态。患者可通过饮食、药物、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1、饮食

患者可多吃一些温热类的食物,比如羊肉、桂圆、大枣等。同时,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体内寒湿。

2、药物

寒湿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祛寒湿的药物进行调理,比如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另外,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温中祛寒的药物,比如独活寄生丸、风湿骨痛胶囊、藤黄健骨丸等。

3、针灸

针灸治疗寒湿效果较好,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阴陵泉、水分、关元等穴位进行针灸。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方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具有健脾和胃、通利小便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寒湿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水分穴位于膝盖下方,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具有祛湿利水、通络止痛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寒湿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有补益中气、温通经脉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寒湿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通过刮痧、拔罐等方法进行调理。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66
2021-05-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