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中药引起溶血反应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服用黄芩、黄连、黄芪、何首乌、当归等中药可能导致溶血反应,这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需要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疗帮助。
1.黄芩
黄芩中的黄芩甙元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可使红细胞膜受损而发生溶血。使用时需谨慎,必要时进行溶血试验以评估个体耐受性。
2.黄连
黄连中含有的小檗碱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但同时也会对红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对于存在溶血风险的人群,在服用黄连时应特别注意剂量控制和监测可能出现的症状。
3.黄芪
黄芪中含有皂苷类成分,这些物质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其敏感性和反应能力。当这种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引发溶血反应。因此,在使用黄芪时要严格控制剂量,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
4.何首乌
何首乌所含有的蒽醌类化合物能与肝药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其活性,导致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下降;同时还会诱导肝药酶的表达,加速自身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因此具有潜在的肝毒性和溶血作用。因此,有溶血倾向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何首乌制剂。
5.当归
当归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溶血作用,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够破坏红细胞表面的脂质双层结构,使其渗透性增加并最终破裂。因此,在使用含有当归的中药方剂时需要特别留意可能引起的溶血反应,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来评估是否存在溶血现象。建议密切观察身体变化,如出现乏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66
2024-02-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