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年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老年缺铁性贫血可能是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铁利用障碍、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铁摄入不足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当摄入量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时,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食物补充剂或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铁的摄入量,如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等。
2.铁吸收障碍
由于胃酸分泌减少或其他消化道功能紊乱导致铁吸收不良,进一步影响造血过程。改善铁吸收的药物主要有维生素C片、硫酸亚铁片等,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3.慢性失血
持续性的出血会导致铁储备消耗过快,无法及时补给,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针对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使用肾上腺色腙片、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进行治疗。
4.铁利用障碍
虽然体内铁含量正常甚至偏高,但由于身体对铁的利用存在障碍,不能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血红蛋白,进而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补铁制剂纠正缺铁状态。
5.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异常可能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对于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异常所致的缺铁性贫血,通常需遵照医师的意见采用叶酸、维生素B12等药物以改善贫血状况。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学指标,特别是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以评估铁储存和红细胞生成情况。
66
2024-04-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