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检查脾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检查脾大可能是由肝硬化、疟疾、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肝硬化
肝硬化时肝脏组织发生纤维化和结构重构,导致肝窦狭窄、门脉高压,引起脾脏充血性肿大。因为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减退,无法正常发挥其对血液的生理调节作用,从而引起脾脏代偿性增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改善病情。
2.疟疾
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在红细胞内繁殖并释放出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脾脏,使其增生和活化。这会导致脾脏体积增大以清除感染的红细胞和其他病原体。针对疟疾的治疗通常需要采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联合氯喹或其他抗疟药进行抗疟治疗。
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导致脾脏受到压迫而出现肿大的现象。脾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当患有此疾病时,可导致脾脏内的淋巴细胞异常增生,进而使脾脏体积增大。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靶向药物治疗,如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达沙替尼片等。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产生大量的单克隆IgM抗体,这些抗体在血液循环中积累并沉积在脾脏中,导致脾脏肿大。脾脏是一个过滤器,可以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以及细菌和寄生虫,但当脾脏被过多的IgM抗体占据时,就会失去正常的过滤功能,进而导致脾脏肿大。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通常需要应用化疗药物来控制疾病的进展,例如环磷酰胺注射液、美法仑片等。
5.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主要由B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引起,病变部位多见于扁桃体、脾脏、胃肠道黏膜下层等处。由于肿瘤细胞过度增殖,导致脾脏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引起脾脏肿大。临床上常使用环磷酰胺、龙等药物进行化疗,同时辅以放疗,以期缩小肿瘤范围,缓解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脾脏大小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脾脏是否继续增大。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腹部超声、CT扫描或MRI以评估脾脏状况。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健康。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