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可能是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遗传性吸收障碍、长期酗酒或药物影响,需要通过血液检查、骨髓穿刺等确诊。治疗通常包括补充相应缺乏的维生素或矿物质,重症可能需住院治疗。
1.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参与红细胞的合成和DNA复制。其缺乏导致DNA合成受阻,进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补充外源性维生素B12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口服甲钴胺片、腺苷钴胺片等。
2.叶酸缺乏
叶酸是红细胞增殖必需的物质,缺乏会导致DNA合成障碍,从而影响红细胞的成熟和分裂,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对于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可通过口服叶酸制剂进行治疗,如叶酸片、复合维生素片等。
3.遗传性吸收障碍
遗传性吸收障碍是指小肠黏膜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功能先天或后天受损,包括维生素B12和叶酸在内的多种营养素吸收不良,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针对遗传性吸收障碍,可考虑使用促消化酶类药物来改善营养物质的吸收,如复方胰酶片、多酶片等。
4.长期酗酒
长期酗酒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和叶酸吸收不良,进而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发育和成熟,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症状。戒酒是治疗长期酗酒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关键,同时需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12和叶酸制剂以补充体内缺乏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
5.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或利用,如抗癫痫药片、利福平胶囊等,这些药物干扰了机体对这两种重要造血原料的摄取和代谢,从而诱发巨幼细胞性贫血。若患者对特定药物敏感,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例如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用拉莫三嗪片代替片,用异烟肼片代替利福平胶囊。
建议定期监测血液学指标,特别是血常规和血生化,以便及时发现贫血或其他异常。必要时,还可进行骨髓穿刺和活检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造血功能并排除其他潜在的血液系统疾病。
66
2024-02-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