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晚上10点以后不能运动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晚上10点以后运动可能引起睡眠质量下降、肌肉酸痛、乳酸堆积、运动性贫血、运动性低血糖等风险,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不建议在晚上10点以后进行剧烈运动,特别是对于有特定健康状况的人群。
1.睡眠质量下降
晚上10点后人体处于休息状态,此时进行剧烈运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入睡,导致失眠多梦、睡眠障碍等。因此不建议在睡前3-4小时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
2.肌肉酸痛
夜间运动时,由于运动强度较大,会使体内产生大量乳酸。当这种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肌肉酸痛。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按摩、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乳酸代谢。
3.乳酸堆积
晚上运动容易造成乳酸堆积,因为夜晚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白天缓慢,无法及时将产生的乳酸分解掉,从而导致乳酸在肌肉中积聚。针对乳酸堆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轻度拉伸放松肌肉;适量补充水分以促进尿液排出;适当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米饭、面条等以提高能量储备。
4.运动性贫血
运动性贫血是由于长时间缺乏铁元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而晚上运动可能导致机体对铁的需求增加,进一步加重贫血症状。对于运动性贫血患者,可通过口服补铁剂或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善贫血状况。
5.运动性低血糖
运动性低血糖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心悸、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昏迷甚至死亡。预防运动性低血糖的方法包括提前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携带快速吸收的葡萄糖片剂以及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在晚上10点之后不宜进行度的运动,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如有必要进行晚间运动,应选择温和的方式,如瑜伽或太极,并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66
2024-01-2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