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间痉挛
由于血钙浓度低导致神经和肌肉兴奋性增高,在睡眠状态下容易出现不自主的肌肉收缩。痉挛通常发生在四肢或腹部肌肉,可能伴有疼痛感。
2.肌肉抽搐
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时,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引发肌肉抽搐。抽搐多见于腿部腓肠肌,也可见于手臂等其他部位。
3.骨质密度降低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功能逐渐减弱,钙元素吸收不足,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此时骨骼中的有机物减少,无法支撑身体重量,易发生骨折。典型表现为脊柱后凸或侧弯,也可能伴随有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发生。
4.身高缩短
缺钙会影响软骨细胞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长骨的增长速度,使身高缩短。身高缩短通常出现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且可能伴随着生长痛。
5.牙齿松动
缺钙可能导致牙槽骨变薄、硬度下降,牙齿失去足够的支持而松动。牙齿松动常从个别牙齿开始,随后可能扩散到多个牙齿。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测以评估钙水平,必要时可做X线检查评估骨密度。补钙是关键治疗方法,可通过饮食摄入如牛奶、鸡蛋等富含钙的食物,或者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咀嚼片等药物来改善情况。患者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缺钙引起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