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夜惊是怎么回事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夜惊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睡眠障碍、维生素D缺乏、脑部器质性病变、感染性疾病等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遗传易感性
由于家族中存在相关基因异常,可能导致个体对某些精神障碍表现出遗传易感性。这可能增加患夜惊的风险。对于由遗传易感性导致的小儿夜惊,可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如阿立哌唑、奥氮平等。
2.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以及早醒等睡眠质量下降的一组症候群,会导致睡眠稳定性降低,出现夜惊的情况。针对睡眠障碍引起的夜惊,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善睡眠模式,减少夜惊发生次数。
3.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引起夜惊。补充维生素D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食物摄入或口服维生素D制剂来纠正不足。
4.脑部器质性病变
脑部器质性病变包括脑炎、脑梗死等,这些疾病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紊乱,导致夜间出现异常活动,从而诱发夜惊。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夜惊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脑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脑梗死患者则需遵照医师的意见服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片等脑保护剂。
5.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等,在疾病的急性期可能会引起发热、不适等症状,导致儿童在晚上出现不安情绪和生理反应,表现为夜惊。感染性疾病所致夜惊通常需要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如麻疹患儿应遵从医生建议接受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而水痘患儿则要谨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进行处理。
针对小儿夜惊,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日常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做头颅MRI以排除潜在的大脑结构异常,同时也可以通过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检测评估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
66
2024-03-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