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噻嗪类利尿剂不良反应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血压和皮疹等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来降低体内的钠水平,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下降。可能导致低钠血症,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影响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2.高血糖
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提高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进而使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糖尿病或加重已有的糖尿病病情,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3.高尿酸血症
利尿剂通过促进尿酸的排泄而降低血清尿酸浓度,在停药后会导致尿酸浓度反跳性增高。可能会诱发痛风发作,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4.低血压
利尿剂通过减少体内液体量来降低血压,长时间作用下会引起血压偏低。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甚至休克。
5.皮疹
利尿剂诱导组胺释放,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从而引发炎症反应。通常为轻微皮肤反应,少数情况下可发展成严重的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期间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及血糖水平,避免电解质失衡和高血糖的发生。
66
2024-01-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