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易致肝功能损害的抗结核药物是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易致肝功能损害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对氨基水杨酸钠。由于肝功能损害的风险较高,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1.异烟肼
异烟肼为第一代抗结核药物,通过抑制细菌分枝菌酸合成而达到杀灭结核杆菌的作用。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肝功能。
2.利福平
利福平属于广谱抗生素类抗结核药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在肺、肾、脑等结核病灶浓度高,能渗入吞噬结核菌的巨噬细胞内并维持较高浓度。肝功能不良患者需调整剂量。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
3.吡嗪酰胺
吡嗪酰胺是一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可使处于静止状态的结核杆菌受到抑菌性杀菌剂的威胁,从而被消灭。本品主要经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减退者宜适当减量。
4.乙胺丁醇
乙胺丁醇为抗结核药物,其可通过干扰结核杆菌的核酸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服用此药期间要注意视力及视野变化,及时发现视神经炎的症状并处理。
5.对氨基水杨酸钠
对氨基水杨酸钠可用于耐酸碱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该药物可以增强某些抗结核药物的疗效。肾功能减退者需减少剂量;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以降低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66
2024-01-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