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晚上盗汗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缺钙、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在晚上睡觉时,房间内的温度过高或被子过厚,可能会导致身体出汗,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改善房间内温度,或者是减少被子的厚度来缓解症状。
2、缺钙
如果患者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晚上盗汗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吃一点富含钙元素的食物,比如虾皮、海带等。
3、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盗汗、胸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可能与碘元素摄入过多或者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乏力、多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吃含碘量高的食物,比如紫菜、海带等。
5、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