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害怕暴躁心里有过激行为可能是因为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狂躁症、人格障碍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恐惧,同时还可能会伴有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盐酸丁螺环酮片、枸橼酸坦度螺酮片等抗焦虑药物治疗。同时还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等症状,其中躁狂发作时会出现情绪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等症状,而抑郁发作时会出现情绪低落、精力减退、活动减少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拉莫三嗪片、利培酮片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还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3、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行为和思想异常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同时还要配合医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
4、狂躁症
狂躁症是以情感的病理性高涨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情绪高涨、易激惹、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服用奥氮平片、喹硫平片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还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5、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患者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冲动攻击、自我评价极低等症状。患者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心理社会干预等。必要时,患者也可遵医嘱服用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药物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多参加社交活动,多与人沟通,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有不适,需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