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tnm分期标准最新版?】乳腺癌TNM分期是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器官转移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估。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区域淋巴结,M代表远处转移。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癌TNM分期并没有最新的版本,而是采用2017年AJCC第八版的标准。
一、原发肿瘤(T)
1.Tis:指原位癌和早浸润癌,通常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也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
2.T1a:肿块最大径为0.1-0.5cm,一般没有局部浸润或累及乳头周围皮肤。
3.T1b:肿块最大径在0.5-1cm之间,可有或无皮肤受侵。
4.T2a:肿块大于1cm但不超过2cm,可能伴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5.T2b:肿块超过2cm但未达到5cm,或者存在同侧腋窝或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是没有出现纵隔、锁骨上区或对侧淋巴结转移。
6.T3:肿块体积均较大,在5cm以上,且可以合并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包括同侧腋窝、胸骨旁以及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也有可能会出现纵隔、锁骨上区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二、区域淋巴结(N)
1.N0:表示临床检查并未发现转移性淋巴结,可分为N0m(无)和N0p(概率),前者表示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发现转移性淋巴结,后者则表明经过病理活检后,证实不存在转移性淋巴结。
2.N1:表示至少有一个转移性淋巴结,可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也可经病理活检证实。
三、远处转移(M)
1.M0:表示体内没有发生远处器官的转移病灶,即仅局限于乳腺内。
2.M1:表示已经发生了远处器官的转移病灶,如肝、肺、骨、脑等部位。
临床上除了按照TNM分期来判断病情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等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患者常需要多种方法联合进行综合性治疗,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四种。
一、原发肿瘤(T)
1.Tis:指原位癌和早浸润癌,通常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也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
2.T1a:肿块最大径为0.1-0.5cm,一般没有局部浸润或累及乳头周围皮肤。
3.T1b:肿块最大径在0.5-1cm之间,可有或无皮肤受侵。
4.T2a:肿块大于1cm但不超过2cm,可能伴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5.T2b:肿块超过2cm但未达到5cm,或者存在同侧腋窝或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但是没有出现纵隔、锁骨上区或对侧淋巴结转移。
6.T3:肿块体积均较大,在5cm以上,且可以合并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包括同侧腋窝、胸骨旁以及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也有可能会出现纵隔、锁骨上区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二、区域淋巴结(N)
1.N0:表示临床检查并未发现转移性淋巴结,可分为N0m(无)和N0p(概率),前者表示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发现转移性淋巴结,后者则表明经过病理活检后,证实不存在转移性淋巴结。
2.N1:表示至少有一个转移性淋巴结,可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也可经病理活检证实。
三、远处转移(M)
1.M0:表示体内没有发生远处器官的转移病灶,即仅局限于乳腺内。
2.M1:表示已经发生了远处器官的转移病灶,如肝、肺、骨、脑等部位。
临床上除了按照TNM分期来判断病情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等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期患者以手术切除为主,中晚期患者常需要多种方法联合进行综合性治疗,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