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过后脚后跟疼痛,多考虑是尿酸结晶未排出体外引起的,也可能是局部受凉、外伤、慢性损伤、痛风石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尿酸结晶未排出体外
痛风是体内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一种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患者在痛风发作期会出现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病情比较轻,尿酸结晶未排出体外,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苯溴马隆片、丙磺舒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局部受凉
如果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使脚后跟部位受到寒凉刺激,从而出现局部疼痛、酸胀等现象。患者可以注意自身保暖,适当增加衣物,也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
3、外伤
如果患者在痛风发作期,脚后跟部位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使局部软组织受损,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患者可以通过先冰敷,24小时以后再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巴布膏、活血消痛酊等药物进行治疗。
4、慢性损伤
如果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可能会使脚后跟部位的肌肉发生劳损,从而出现酸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5、痛风石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痛风,但是没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尿酸结晶在局部大量堆积,从而诱发痛风石,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手术切除痛风石的方式进行处理。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