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原因

潘正启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能是由激素变化、钙流失、维生素D缺乏、肌肉萎缩、遗传因素等引起的。
1.激素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体内的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会下降,这会导致骨质吸收增加,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因此,老年人需要特别关注激素水平的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治疗。
2.钙流失
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导致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加上日常饮食中摄入的钙不足,容易导致钙流失。为了预防钙流失,老年人应该注意均衡饮食,并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钙剂。
3.维生素D缺乏
由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降低,老年人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对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至关重要。因此,在阳光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补充维生素D。
4.肌肉萎缩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组织也会逐渐萎缩,这会影响骨骼的支持和稳定。肌肉萎缩可能导致骨骼承受压力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为了预防肌肉萎缩,老年人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5.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则子女患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对于有遗传风险的人群来说,在成年后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预防措施。
老年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监测骨质状况,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跌倒和其他可能导致骨折的危险行为。同时还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姿势以及接受必要的医疗干预措施来预防和管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
66
2024-10-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