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支具
使用弹性绷带、石膏或外固定器对受伤部位提供稳定支撑,限制活动范围。固定支具有助于减少患者移动患肢时造成的疼痛和不适感,防止二次损伤,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环境。
2.物理疗法
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等非侵入性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可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肿胀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有利于恢复受损区域的功能。
3.功能锻炼
在医生建议下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从温和开始逐步增加难度。功能锻炼旨在提高关节灵活性、增强肌力并改善身体协调性;通过渐进式训练帮助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4.营养支持
均衡饮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质的食物如鱼虾类、奶制品等。这些营养素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过程;缺乏上述元素可能导致愈合缓慢甚至不完全愈合。
术后应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避免过早拆除固定支具导致移位或畸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