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门就紧张害怕,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焦虑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导致的。
1、正常现象
每个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部分人可能天生胆子比较小,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在出门时就会比较紧张害怕,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日常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多到户外参加运动,可以逐渐改善。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持续性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害怕、恐惧等症状,还会伴有心慌、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片、复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3、恐惧症
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会出现紧张、害怕、恐惧等症状,还会伴有回避行为、社交障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
4、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等心理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睡眠障碍、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5、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也会出现紧张、害怕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社会支持治疗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