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般通过抗凝治疗、替代疗法和纤溶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抗凝治疗:可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及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进行性下降的治疗,如低分子肝素的应用。2、替代疗法:适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减少,已进行病因和抗凝治疗,仍有出血者,例如输注血小板悬浮液。3、纤溶药物治疗:适用于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完全控制,但纤溶亢进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如氨基甲苯甲酸等。
建议对严重出血和低血压休克的患者,应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瞳孔意识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记录患者呕血时的出血量。
1、抗凝治疗:可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及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进行性下降的治疗,如低分子肝素的应用。2、替代疗法:适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减少,已进行病因和抗凝治疗,仍有出血者,例如输注血小板悬浮液。3、纤溶药物治疗:适用于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完全控制,但纤溶亢进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如氨基甲苯甲酸等。
建议对严重出血和低血压休克的患者,应按时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瞳孔意识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记录患者呕血时的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