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醒了睡不着,从时间上来看算熬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属于“不寐”的范畴。“不寐”是中医的一个病名,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病后体虚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表浅,入睡困难,睡眠感缺失,醒后不能再睡,白天精神萎靡,疲乏无力,伴有记忆力减退,情绪异常等症状。
1、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是指饮食不规律或饮食不当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厚味,导致胃气失和,胃不和则卧不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2、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是指情志过度兴奋或抑郁,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不能正常运化,不能正常休息,从而出现睡不着、睡后易醒、心悸、胸闷等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柴胡舒肝丸、逍遥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3、劳逸失度
如果患者在平时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睡眠质量,甚至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病后体虚
久病体虚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不能正常运化精血津液,导致阴血亏虚,心神失养,从而出现不寐的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5、心脾两虚
由于过度劳累、思虑过度、久病耗伤脾气导致心脾两虚,从而出现不寐、头晕、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腹胀、便溏等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归脾丸、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