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可以采用揉板门、揉天枢、推下七节骨、摩腹、按揉龟尾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便秘情况持续或加剧,应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
1.揉板门
首先用拇指指端顺时针按揉板门穴30-50次。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能有效缓解小儿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
2.揉天枢
家长可以用双手交替绕脐旋转,即顺时针方向按揉30-50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30-50圈。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处,通过此穴位的调理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排便的作用。
3.推下七节骨
家长可用双手食、中指指腹自患儿骶尾部起由上而下反复推动至尾骨尖,约50-100次。此法可刺激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从而达到通调二阴的效果,适用于治疗小儿便秘、腹泻等病症。
4.摩腹
家长可以用双手掌心重叠置于腹部,按照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打圈按摩至少3分钟。此步骤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物残渣滞留所致的排泄困难。
5.按揉龟尾
家长可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龟尾穴,按揉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龟尾穴是膀胱经的井穴,其位于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二分之一处,主治小便不利、遗尿、便秘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以及腰脊强痛、癫狂痫疾等其他病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推拿前应清洁宝宝的皮肤,以免引起感染。另外,若经过上述处理后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揉板门
首先用拇指指端顺时针按揉板门穴30-50次。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能有效缓解小儿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
2.揉天枢
家长可以用双手交替绕脐旋转,即顺时针方向按揉30-50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30-50圈。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处,通过此穴位的调理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排便的作用。
3.推下七节骨
家长可用双手食、中指指腹自患儿骶尾部起由上而下反复推动至尾骨尖,约50-100次。此法可刺激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从而达到通调二阴的效果,适用于治疗小儿便秘、腹泻等病症。
4.摩腹
家长可以用双手掌心重叠置于腹部,按照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打圈按摩至少3分钟。此步骤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物残渣滞留所致的排泄困难。
5.按揉龟尾
家长可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两侧龟尾穴,按揉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龟尾穴是膀胱经的井穴,其位于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二分之一处,主治小便不利、遗尿、便秘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以及腰脊强痛、癫狂痫疾等其他病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推拿前应清洁宝宝的皮肤,以免引起感染。另外,若经过上述处理后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