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叫反式脂肪酸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通常存在于加工食品中,摄入过多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反式脂肪酸会干扰血脂代谢,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还会干扰机体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利用,影响神经细胞发育和功能。由于反式脂肪酸可促进血栓形成,因此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心绞痛、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此外,长期摄入还可能引发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针对反式脂肪酸暴露引起的健康问题,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血液生化分析以评估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来评估血管状况。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是管理相关风险的主要手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分散片等改善血脂异常,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
为了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建议避免食用高度加工的食品,例如饼干、薯片和糖果,选择新鲜食材并尽量在家烹饪。
66
2024-02-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