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骨骼肌肉量是什么

林庆荣 创伤骨科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骨骼肌肉量指的是人体骨骼肌肉的含量,主要是用来评估人体的骨骼肌肉质量。骨骼肌肉量的多少可以通过身高和体重进行计算,可以判断身体的健康情况。

骨骼肌肉量的正常值为25%-35%,如果骨骼肌肉量偏低,可能会出现身体免疫力低下、容易疲劳、肢体酸痛等症状,如果骨骼肌肉量偏高,可能会出现身体强壮、肢体力量大、身体不容易疲劳等症状。如果骨骼肌肉量偏低,患者可以适当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如果骨骼肌肉量偏高,患者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打篮球、跳绳、跑步等,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骨骼肌肉量偏低,患者可以适当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如果骨骼肌肉量偏高,患者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打篮球、跳绳、跑步等,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骨骼肌肉量偏低,患者可以适当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如果骨骼肌肉量偏高,患者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打篮球、跳绳、跑步等,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患者骨骼肌肉量偏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患者骨骼肌肉量偏高,可以遵医嘱服用增肌健脾颗粒、板蓝根颗粒、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骨骼肌肉量偏低,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3-09-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