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情绪不受控制,感觉很难受,可能是非病理因素如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病理因素所致,但也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理因素所致,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一、非病理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情绪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此时会引起心跳加快的症状,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在情绪稳定之后即可恢复。
二、病理因素
1、抑郁症
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自责自卑等。抑郁症的患者多注意自身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病情持续进展,甚至发展为躁狂症或者抑郁症。可遵医嘱使用氟西汀、度洛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疗法有认知行为治疗以及精神动力学治疗等。
2、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生活状态下产生过度强烈的担忧和恐惧的病症,可能为社会环境因素、性格、遗传因素所引起,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坐立不安、思想不集中,还会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比如心慌、心悸、恶心、出汗、抖汗等。可遵医嘱使用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药物治疗,可缓解焦虑症状。
3、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度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精神障碍性疾病,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等有关。患者要注意情绪稳定,可遵医嘱使用丙戊酸盐、卡马西平、锂盐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妄想症、精神分裂症等原因,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