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的区别主要包括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辅助检查不同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病因不同
周围性面瘫通常是指面神经麻痹,可能与面部外伤、脑卒中、感染等因素有关。中枢性面瘫可能与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等因素有关。
2、症状不同
周围性面瘫通常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症状。中枢性面瘫可能会出现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讲话漏风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周围性面瘫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醋酸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治疗。中枢性面瘫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通过红外线疗法、激光疗法等方式治疗。
4、预后不同
周围性面瘫患者经过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中枢性面瘫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影响美观。
5、辅助检查不同
周围性面瘫患者可以进行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核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查明病因。中枢性面瘫患者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血糖检查、血脂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明确病因。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黄瓜等,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