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水擦拭
使用低于37℃的温水浸湿毛巾后拧干,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反复擦拭。上述部位属于体温调节中枢所在位置,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散热,从而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
2.酒精擦浴
将适量浓度为50%左右的医用酒精兑入温开水中稀释后,用毛巾蘸取后轻拍至全身各处皮肤表面。酒精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从而达到辅助降温的效果,但需注意避开胸前区及腹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贴退热贴
退热贴中含有高分子凝胶、植物提取物等成分,可有效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感。退热贴能够通过传导方式散发体表多余热量,从而起到辅助降低体温的作用。
4.适当增加衣物
适当增加衣物可以帮助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防止进一步散热导致体温过低。适当的衣物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体温平衡,对于物理降温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预防脱水,有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水平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生理平衡,对物理降温有积极影响。
在物理降温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冷敷导致体温过低。若患者出现严重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解热镇痛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