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tnm分期标准最新版2022?』临床上常用TNM分期来判断肺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T指原发肿瘤情况,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最后为远处器官转移的情况。而肺癌TNM分期的标准是根据癌肿大小、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骨髓或骨骼肌浸润等进行评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原发肿瘤(T)
1.Tis:即原位癌,通常没有浸润到上皮层之外,病变比较局限,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在95%以上。
2.T1a: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内,但累及全层,有深部组织浸润,无局部淋巴结转移,也没有远处器官转移。
3.T1b: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内,且伴有腺体外浸润,但是无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器官转移。
4.T2a:癌细胞侵犯固有被膜,但未突破基底膜向深层浸润,也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更不存在远处器官转移。
5.T2b:癌细胞穿透了固有被膜,侵入间质结缔组织中,但未出现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器官转移。
6.T3:癌瘤直接浸润邻近结构,如胸壁、膈肌、食管、气道、喉返神经等,但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也不合并远处器官转移。
7.T4:癌瘤直接浸润邻近结构,或者存在同侧肺、支气管、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喉、臂丛神经或其他结构受侵,也可能发生对侧肺、胸膜、心包、肝、胃肠道等部位的转移,属于较晚期。
二、区域淋巴结(N)
1.N0:此时并没有发现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可以分为N0m(无)和N0p(阳性),其中N0m表示并未发现转移性淋巴结,N0p则说明可能存在微小转移病灶。
2.N1:此时可能已经出现了ⅠB-ⅢA期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包括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以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三、远处器官(M)
1.M0:通常提示并不存在其他脏器转移,也就是孤立性的肺癌病灶。
2.M1:通常表明发生了远处器官转移,包括骨、肝、肾上腺、脑、脾、皮肤、肺、胸膜、腹腔、盆腔等处。
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来说,TNM分期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越早诊断、越早处理,患者的预后越好。所以如果怀疑自身患有肺癌,则建议积极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一、原发肿瘤(T)
1.Tis:即原位癌,通常没有浸润到上皮层之外,病变比较局限,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在95%以上。
2.T1a: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内,但累及全层,有深部组织浸润,无局部淋巴结转移,也没有远处器官转移。
3.T1b:癌细胞局限于黏膜内,且伴有腺体外浸润,但是无局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器官转移。
4.T2a:癌细胞侵犯固有被膜,但未突破基底膜向深层浸润,也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更不存在远处器官转移。
5.T2b:癌细胞穿透了固有被膜,侵入间质结缔组织中,但未出现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器官转移。
6.T3:癌瘤直接浸润邻近结构,如胸壁、膈肌、食管、气道、喉返神经等,但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也不合并远处器官转移。
7.T4:癌瘤直接浸润邻近结构,或者存在同侧肺、支气管、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喉、臂丛神经或其他结构受侵,也可能发生对侧肺、胸膜、心包、肝、胃肠道等部位的转移,属于较晚期。
二、区域淋巴结(N)
1.N0:此时并没有发现任何区域淋巴结转移,可以分为N0m(无)和N0p(阳性),其中N0m表示并未发现转移性淋巴结,N0p则说明可能存在微小转移病灶。
2.N1:此时可能已经出现了ⅠB-ⅢA期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包括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以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三、远处器官(M)
1.M0:通常提示并不存在其他脏器转移,也就是孤立性的肺癌病灶。
2.M1:通常表明发生了远处器官转移,包括骨、肝、肾上腺、脑、脾、皮肤、肺、胸膜、腹腔、盆腔等处。
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来说,TNM分期也是不同的。总体而言,越早诊断、越早处理,患者的预后越好。所以如果怀疑自身患有肺癌,则建议积极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