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捏脊为什么是从下到上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捏脊通常是从下到上进行的,这是因为积食、外感风寒、肺热、脾虚、肾阳虚等病理情况通常会沿着经络向下发展或影响全身。此方法旨在刺激背部经络,调整脏腑功能,改善上述病理情况。
1.积食
从中医经络学说来看,背部督脉和膀胱经循行于人体后背正中线上,而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因此通过捏脊疗法刺激督脉和膀胱经,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此外,还可以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捏脊时通常自下而上进行。
2.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是指受到外界寒邪侵袭,导致机体出现表证的一类病症,此时腠理闭塞,气血不能通畅,从而引起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不适症状。通过从下往上捏脊可以起到疏散风寒的作用,进而达到祛除外邪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此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
3.肺热
肺热多因感受风热邪气入里化火,或者情志不畅、饮食不当等原因所致,会导致肺失宣降,出现咳嗽、痰黄稠、咽痛、口渴等症状。从上往下捏脊可清泻肺热,缓解相关不适。但应避免频繁或过度用力按摩。
4.脾虚
脾虚是由于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无法正常消化食物和水饮,进而出现腹泻、乏力、食欲减退等现象。捏脊法能调补脾胃,对于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有较好的效果。实施时要按顺序轻柔地从尾骨开始向上推压至颈椎部位。
5.肾阳虚
肾阳虚指肾脏阳气不足,温煦失职,推动无力,虚寒内生所表现的病理状态,常表现为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凉、面色白、精神萎靡、性欲衰退等。通过从上往下的方式捏脊能够起到一定的补益肾阳作用,从而辅助改善以上不适。但是要注意控制好力度。
针对上述提及的所有病状,在治疗期间都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过于油腻以及辛辣的食物,如炸鸡腿、麻辣火锅等。必要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便常规加潜血试验、尿常规、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等,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66
2024-03-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