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担心、害怕、尤其在晚上,可能与个人心理素质差、精神压力大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但也可能是焦虑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因素引起的。
1、个人心理素质差
如果个人心理素质较差,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在晚上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从而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治疗。
2、精神压力大
如果个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精神紧张,从而引发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适当调整个人生活习惯,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缓解不良的情绪。也可以多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能够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缓解压力。
3、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个人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出现过度担忧、恐惧、紧张等症状,从而影响个人的睡眠质量,也会伴随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配合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
4、恐惧症
恐惧症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恐惧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异乎寻常的恐惧、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普唑仑片、盐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指个人意识、感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扭曲,多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因素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主要包括幻觉、错觉、思维混乱、行为和思想异常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氮平片、利培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可以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