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乳糖不耐症的主要原因

李况 全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乳糖不耐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乳糖酶缺乏、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成人型乳糖不耐受、乳糖消化吸收障碍以及乳糖摄入过多等。这些因素导致的乳糖不耐受可能导致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建议患者避免食用含乳糖高的食物,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乳糖酶缺乏
由于小肠黏膜细胞上的乳糖酶基因活性降低或者消失,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乳糖酶来分解食物中的乳糖,从而引起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乳制品的摄入量,如牛奶、奶酪等,以减轻不适症状。
2.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个体从出生时就没有获得足够的乳糖酶遗传,因此无法有效分解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的乳糖。这会导致肠道中未被水解的乳糖含量增加,进而刺激肠道分泌更多的水分和电解质,引起腹泻等症状。对于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特殊配方的奶粉进行喂养,例如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
3.成人型乳糖不耐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停止生产能够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导致乳糖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从而引起一系列消化道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物,特别是对于已经出现明显乳糖不耐受症状的人群。
4.乳糖消化吸收障碍
乳糖消化吸收障碍是指机体对乳糖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导致乳糖未经充分消化即进入肠道,刺激肠粘膜分泌大量液体,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可通过口服乳糖酶制剂来改善症状,如Lactaid、Digestive Advantage等产品。
5.乳糖摄入过多
如果一次性摄入过量的乳糖,超过了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就会导致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产气,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建议分次进食含有乳糖的食物,每次少量摄入,同时搭配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豆浆等,有助于促进乳糖的消化吸收。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以及粪便乳糖氢呼气试验等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并评估治疗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乳糖不耐受的症状表现,避免食用可能引起症状加重的食物,如高乳糖食品。
66
2024-03-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