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一般不会一生都发病,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在40岁~50岁发病。
肝豆状核变性是指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部分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隔代遗传的情况。该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肝脏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肝脏肿大、腹部疼痛、肢体无力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寿命,所以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在40岁~50岁发病。如果患者在40岁之前发病,则被称为早发型肝豆状核变性,如果患者在50岁之后发病,则被称为晚发型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水飞蓟宾胶囊、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肝移植术、脾切除术等。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含有铜元素的食物,如铜板、铜杯等,以免加重病情。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的康复。